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近日发布了《国家网络安全事件报告管理办法》配资炒股开户平台,自2025年11月1日起施行。该办法共十四条,主要对网络安全事件报告的适用范围、监管职责、报告主体、报告流程、时限及内容等进行了规范。
为规范网络安全事件报告管理,及时控制网络安全事件造成的损失和危害,落实相关法律法规,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制定了这一管理办法。目前,网信部门已开通多种网络安全事件报告渠道,包括12387热线、官网、微信公众号、微信小程序、邮件和传真等,网络运营者、社会组织和个人可通过这些渠道向网信部门报告网络安全事件。
根据办法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建设、运营网络或通过网络提供服务的网络运营者,在发生网络安全事件时应按要求进行报告。国家网信部门负责统筹协调全国网络安全事件报告管理工作,省级网信部门则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相关工作。网络运营者在发现或获知涉及本单位的网络安全事件时,需按照《网络安全事件分级指南》进行研判,并根据不同情况按规定时限向相关部门报告。
对于涉及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网络安全事件,网络运营者应在第一时间向保护工作部门和公安机关报告,最迟不得超过1小时。其他类型的网络运营者也需在规定时间内向属地省级网信部门报告。此外,网络运营者还应以合同等形式要求为其提供网络安全和系统运维服务的组织或个人及时报告监测到的网络安全事件,并协助其按规定报告。
报告网络安全事件时,应包含涉事单位名称及基本情况、事件的时间地点类型级别及其影响、已采取的措施及效果、事态发展趋势及可能的影响、初步分析意见、溯源调查线索、拟进一步采取的应对措施及请求支援事项等内容。如果在规定时间内无法判定事件原因或影响,可先报告基本信息,后续再补充完整。
网络安全事件处置工作结束后,网络运营者还需在30日内形成事件处置总结报告并上报。若未按规定报告网络安全事件,将依法受到处罚。对于已采取合理必要防护措施并及时报告的网络运营者,可视情从轻或不予追究责任。涉及国家秘密的网络安全事件报告配资炒股开户平台,则需按照有关部门的规定执行。
盛多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